当前位置:中华文创网 -> 国内

探索非遗之美,掌握非凡体验,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引爆视觉奇观

发布时间:2023-12-21   来源:网络   阅读:1215

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于7月23日在如同人间仙境的黔东南州丹寨县隆重举行,掀起了一场热闹非凡的民族盛装巡演。各县市的民族同胞身着华美的盛装,手持独特的非遗展品,带着灿烂的笑容,将温情洒向每位游客。

欢声笑语充盈着空气,舞蹈与歌唱交织在一起。源自台江、榕江、岑巩等地的民族方阵,展现出独具风情的民族特色。绚丽多姿的服饰和各式别致的头饰,引发着现场朋友们的惊叹,纷纷纪录这壮丽时刻的手机不时闪烁。



丹寨县作为主办方,本地的乡镇街道居民积极组成了巡演方阵,展示了当地丰富的民族特色和非遗文化。其中来自扬武镇的巡演方阵汇集了八寨苗和白领苗两个子方阵。八寨苗方阵高举着芬芳香醇的米酒,穿着苗族传统婚礼盛装,向观众展现着婚俗的独特风情。据悉,苗族婚嫁服的制作需要1-2年时间,由家人们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而成,内蕴着对新婚夫妇最真挚祝福的深情厚意。



而丹寨县的白领苗方阵手持花鸟鱼虫图案的蜡染小方巾,舞姿优雅宛如鱼儿在水中自如翩跹。她们肩袖上错落有致的“窝妥”纹线条,像是一本记录着苗族历史与传统的生动图书,代代相传在苗族妇女手中的智慧火种。





丹寨县龙泉镇方阵汇聚了苗族贾理方队和水族水书方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引领着队伍的行进。紧随其后是充满乐趣的芒筒芦笙乐舞方队、盛装华美的八寨苗方队、自信而热情的苗族民俗方队,最后是气势恢弘的舞龙方队。他们载歌载舞,让游客尽情领略这场民族文化盛宴。

丹寨县排调镇被誉为“中国锦鸡文化之乡”,在前方,一位寨老手握古刀引路,苗族少女手托红伞,伴着四滴水芦笙曲起舞,展现出锦鸡舞的绝妙魅力,尽情展示了他们独有的非遗文化。值得一提的是,锦鸡是他们命中注定的吉祥之星,姑娘们裙摆上的彩带,以及缀满绣片的锦带,色彩斑斓,犹如美丽的锦鸡展翅飞舞。



身背着色彩斑斓的蜡染包,手舞蜡染画,金泉街道的代表队伍庞大而威武。金泉街道涵盖了东湖、金扬、金泉、农场等社区和中华、排正、老八寨等行政村,如同一条江河汇聚了各地移民搬迁群众,其中包括锦鸡支系、岔河支系、南皋支系、排莫支系、八寨支系等,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

铜鼓声震天动地,南皋乡的代表队携带铜鼓登场。紧随其后的是姑娘们挑着扁糯和酒坛,踏着欢快的鼓点前行,展现了南皋支系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古纸盛装队高举花草纸伞,生动地展示了造纸技艺的魅力。



一阵悠扬的瑶族歌声飘散,凤岗村的国家非遗瑶族芦笙舞蹈团队震撼登场。芦笙舞是瑶族同胞们流传至今的古老舞蹈形式,以芦笙的悠扬奏鸣为旋律,以优美舞步为灵魂,舞者们如行云流水般翩然起舞,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世界。他们用舞蹈诉说着瑶族人民的故事,向着希望的未来共同迈进。





几位从北方来的游客兴致勃勃地参观着贵州的非遗文化。他们纷纷表示,这是他们第二次踏足贵州,而贵州保护民族文化的努力让他们印象深刻。在黔东南州黄平县,一位笑容可掬的苗族姑娘潘晓静表示,丹寨乡的居民们热情好客,就像今天晴朗的天气一样温暖人心。某蜡染店的店长向记者介绍,丹寨万达小镇上的丰富活动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参观非遗周,他们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感兴趣,纷纷购买了许多产品带回家,为亲友带去美好的礼物。这些互动和交流都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丹寨非遗周的盛装巡演活动,生动展示了黔东南州各民族同胞在这片非遗文化热土上的奋斗与幸福。贵州是一个非遗宝贝星光熠熠的宝库,而非遗传承也在这里蓬勃发展,永不停息。它们以崭新的姿态迎接贵州多彩美好的未来,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和骄人成果。在这个魅力之地,人们共同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贵州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贵州的非遗之旅将继续引领我们走向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的明天。